-
2025年4月12日是我国第23个全国爱鼻日,为提升公众对鼻腔健康与呼吸系统保护的认知,普及鼻科疾病预防知识,倡导科学护鼻习惯,云浮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将在医院门诊举行主题为“关注鼻腔健康,加强气道防护”的义诊活动,欢迎群众积极参与。
01活动时间
4月11日(周五)上午 9:00-11:00
02活动地点
云浮市人民医院门诊楼二楼耳鼻喉科门诊
03活动内容
1.专家义诊;
2.前15名患者免费鼻咽镜检查;
(限鼻部疾病患者)
3.现场基础检查、健康咨询;
4.科普资料派发。
04义诊专家
邓成柳
耳鼻喉科副主任、副主任医师
擅长慢性鼻窦炎、鼻息肉、鼻中隔偏曲及慢性中耳炎、鼓膜穿孔的内窥镜手术治疗,头颈部肿瘤及慢性扁桃体炎、声带息肉、慢性咽喉炎的综合治疗。
胡永成
耳鼻喉科主任医师
岭南名医,从事耳鼻咽喉-头颈外科专业20余年,临床工作经验丰富,发表论文10余篇,擅长耳鼻咽喉-头颈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,尤其是头颈肿瘤及各种鼾症、睡眠障碍的手术治疗。
吴海导
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
擅长鼾症、腺样体肥大、扁桃体炎、慢性鼻窦炎、声带息肉等专科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。
陈国锋
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
1999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系,擅长鼻窦炎、鼻中隔偏曲、过敏性鼻炎,鼻腔鼻窦鼻咽肿物、咽喉炎,扁桃体炎、腺样体肥大、中耳炎、喉部及颈部各类肿物的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。
科普小课堂
关于慢性鼻塞
慢性鼻塞,作为一种常见且令人困扰的病症,表现为鼻子的正常呼吸功能受到影响,空气进出受阻,进而导致呼吸困难……
引发慢性鼻塞的原因
引发慢性鼻塞的原因有很多,主要和鼻炎、鼻窦炎、鼻内病变有关。
1、鼻炎
鼻炎即鼻腔内黏膜炎症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,或反复频繁发作。常见的鼻炎类型包含过敏性鼻炎、慢性单纯性鼻炎等。
2、鼻窦炎
鼻窦炎即鼻窦内遭到细菌感染,这类疾病可能导致头痛、鼻塞、流鼻涕等症状。
3、鼻内病
变鼻息肉是慢性鼻塞的原因之一,鼻腔内的息肉样组织,可能引发鼻塞、头痛等症状。
其他可能导致鼻塞的原因还包括鼻中隔偏曲、鼻甲肥大、鼻窦肿瘤等。
慢性鼻塞的危害
慢性鼻塞是人们常常忽略,但是潜在危害极大的症状之一。慢性鼻塞发生时,鼻孔内会出现阻碍空气流通的障碍物,使呼吸变得困难,有时还会出现鼻音重、流鼻涕、头痛等症状。此外,慢性鼻塞还可能导致睡眠障碍,由于呼吸困难,入睡变得困难,同时在夜间醒来时也会感到更加疲倦。
慢性鼻塞如何治疗
慢性鼻塞的治疗方案依据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,通常包括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、辅助治疗。
【 药物治疗】
常用药物包括抗组胺药、糖皮质激素、减充血剂等,可缓解鼻塞症状,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【手术治疗】
对于鼻甲肥大、鼻息肉等疾病引起的鼻塞,手术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。临床工作中,通常采用经鼻内镜粘膜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或鼻中隔成形术、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,以及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等常见的治疗方式。
【辅助治疗】
慢性鼻塞在治疗的过程中,可以通过盐水冲洗清洁鼻腔,减轻炎症反应,缓解鼻塞症状,与此同时,对于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,应当避免接触过敏原。
如何呵护鼻腔
1.请善待鼻腔
善待鼻腔,即是戒掉“伤害鼻腔”的不良习惯:经常挖鼻、用力擤鼻。 生活中,不少朋友都有挖鼻的习惯,似乎,将鼻腔里的“鼻屎”清理干净,能够给人带来满满的成就感。殊不知,频繁而用力地用手指深挖鼻腔,不仅极易损伤对鼻腔具有保护作用的鼻毛,而且还会损伤娇嫩的鼻腔黏膜,增加感染和鼻出血的风险。
此外,当我们感冒时出现鼻塞、流涕,不少朋友喜欢用力擤鼻,比如用力捏住鼻子或两侧鼻腔一起擤,这种做法也会造成鼻腔粘膜受损,还容易引发中耳炎。
2.请勿长时间暴露在刺激气味中
在工作生活中存在许多刺激性气味,例如油漆、厨房油烟、二手烟、化工厂生产过程释放的气味等。若鼻腔长时间暴露在刺激性气味中,鼻腔黏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利影响,主要表现为鼻腔黏膜的抵抗力下降,导致细菌或病毒更易入侵,从而引发鼻腔疾病。
3.请勿过度修剪鼻毛
生活中部分朋友过度关注“鼻毛”,总嫌鼻毛太多、太长,经常刻意修剪鼻毛。殊不知,鼻毛是鼻腔的第一道保护屏障,对于空气中的灰尘、细菌起到过滤作用,切不可因过度讲究美观而忽视了健康。
4.不要过于依赖“通鼻特效药”
“鼻塞”往往是鼻炎患者最苦恼的症状之一,极大影响夜间睡眠,而不少患者“病急乱投医”,自行在药店购买一些“通鼻特效药”,喷一喷鼻子立马通畅,殊不知,长期使用会形成依赖性,还可能造成药物性鼻炎。
【来源】云浮市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
【编辑】陈熠 郑宇健 秦小青 区云波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