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云浮:下足“绣花功” 就业有保障

云浮 更新于:2025-02-19 16:47
  • 二月桃花26

    原标题:云浮“小而美”就业服务入选2024年中国就业十件大事及地方就业创新事件(引题)

    下足“绣花功” 就业有保障(主题)

    南方日报记者 崔洪铭

    日前,由中国就业促进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就业十件大事及地方就业创新事件推荐结果出炉。其中,云浮市创新探索的一系列“小而美”就业服务项目和经验做法成功入选。名单显示,全国仅有76个市、县(区)就业案例入选,这是云浮首次获此殊荣。

    回首2024年,云浮市紧跟新形势下就业服务的新需求,围绕群众的就业期望,因地制宜推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、切实可行的创新举措,托举起群众“稳稳的幸福”,得到了广泛认可。值得一提的是,云浮上榜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美丽宜业之城,此次入选全国就业创新案例,为这一“金字招牌”再添新彩。

    夜市招聘 挑灯觅才

    随着夜幕降临,云城区东街悄然焕发活力。在这里,不仅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和香气扑鼻的小吃,还有近30家企业带着900多个招聘岗位参与“夜市招聘”。这一场景,正是云浮市通过创新夜间招聘活动,巧妙结合夜市经济与人才招聘的生动写照。

    从去年4月起,类似的招聘夜市陆续在吾悦广场、蟠龙天湖广场等夜市地标展开,企业“摆摊”亮出岗位,求职者“逛街”找工作,形成了全新的就业服务体验。这种“边走边选”的招聘新模式,展现了云浮市灵活、多样的就业服务。

    此外,云浮市还进一步提升了线上线下服务平台的功能,构建了集政策咨询、岗位推荐、职业指导等多项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就业平台,提升了人力资源的匹配效率,并得到了企业和求职者的积极评价。

    在云浮市的引领下,各县(市、区)也持续探索并完善“夜招聘”模式。以中心城区为代表,依托云浮吾悦广场、天湖广场、东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等条件成熟的场地,衍生出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的“夜招聘”活动。如“南粤春暖”暨民营企业服务月重点企业招聘会、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暨“凤凰花开·职等你来”灯光夜市等,成为市县联动的系列活动品牌。

    一年时间里,全市常态化开展各类“夜招聘”活动15场,共有242家名优企业参与“摆摊设点”,提供岗位数量超过4600个,700多名求职者通过参加“夜招聘”系列活动,与企业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。

    “码”上平台 家门口求职

    “扫码就能看到用人单位招聘岗位、需求人数、薪酬、招聘要求、工作地点等相关信息,随时可以查看最新的招聘岗位,真是既便捷又省心。”云安区白石镇石底村村民说。

    为了让求职和招聘更加便捷高效,云浮市云安区率先推出了“码”上就业公共服务平台。该平台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,进一步升级“互联网+求职招聘”模式。

    如今,在云安区的114个村(居)委会公告栏上,都能看到醒目的二维码,村民们只需轻轻一扫,就能获取辖区内全面、详细的岗位信息,实现“足不出户找工作”。

    这一创新举措,不仅让群众享受到了“一码在手、岗位全有”的快捷服务,还助力农村劳动力稳在企业、稳在当地,促进了“就近就地就便”就业,织密“15分钟就业服务圈”。

    自平台上线以来,已发布岗位信息3000多条,覆盖了云安区下辖的所有村(居)委会,便捷的服务模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。

    直播带岗 云端就业

    “这几天有20多名求职者给我们打电话咨询和投递简历。”陈先生是罗定市一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人事负责人。就在前几天,公司通过罗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“15招工圩日”网络直播平台发布了招聘信息,结果招聘电话瞬间被“打爆”。

    在“万物皆可直播”的时代,云浮市把公共就业服务也送上了“云端”。

    罗定市以“趁圩”为切入点,创新推出“15招工圩日”招聘活动,精准服务零距离。每月15日晚上8时到10时,三家本地企业会受邀进入直播间,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与求职者面对面交流。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线下招聘会受场地、天气、交通等因素的限制,尤其聚焦本地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需求,为他们提供了全新的求职体验。

    直播过程中,主播会协助企业代表详细介绍公司的工作环境、员工福利以及招聘岗位等信息,甚至通过镜头带领求职者“云参观”企业的工作氛围。高校毕业生和其他青年求职者只需坐在家中,就能轻松了解各用工企业的岗位信息,大大提高了就业对接的成功率。

    长期以来,“乡镇+直播”的招聘方式效果显著,使其成为当地重要的就业服务渠道。自启动以来,罗定“15招工圩日”带岗直播活动累计入场企业22家,提供岗位198个,直播观看9万多人次。

    下一步,云浮人社部门将进一步总结经验,从小切口入手服务大民生,以“绣花功夫”打造更多实用好用管用的“小而美”促就业举措,不断满足企业稳岗扩岗和劳动者多元化就业创业需求,培育创建更多具有云浮特色的就业服务品牌。

    【现场】

    南粤春暖 求职火热

    2月6日,云浮市2025年“南粤春暖”招聘会在云城区蟠龙天湖广场拉开序幕。现场人头攒动、气氛火爆。

    招聘会现场,各大企业的展位整齐排列,招聘信息一目了然。求职者们手持简历,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,仔细阅读招聘信息,积极与企业招聘人员交流。

    “今年招聘会来的企业真多,岗位也很丰富!”刚从外地返乡的求职者小李说,“我之前在外地做销售,今年想回家乡发展,刚好看到有适合的岗位,就赶紧过来看看。”

    为了方便更多无法到现场的求职者参与招聘会,活动特别推出了“直播带岗”。直播间里,带岗主播通过直播平台向广大求职者实时介绍参会企业的招聘信息、岗位要求以及福利待遇等。

    据云浮人社工作人员介绍,本次首场招聘会吸引了132家企业参与,涵盖电子信息、机械制造、生物医药、现代服务等多个行业,提供就业岗位7000余个,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求职者的需求。活动首日初步达成就业意向700余人,线上多个平台直播,观看量达8.9万人次。

    【观察】

    用高质量就业 为幸福城市添彩

    近日,云浮市凭借过去一年一系列“小而美”的就业创新案例,入选2024年中国就业十件大事及地方就业创新事件推荐名单,成为全国76个上榜市、县(区)之一。实践证明,这座在2023年被评为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美丽宜业之城”的山城,正下足就业服务“绣花功夫”,为“幸福城市”写下高质量就业的生动注脚,这是民生之本,更为幸福加码。

    当传统招聘会遇上烟火升腾的夜市,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?

    云浮的“招聘夜市”给出了答案。这种“边走边选”的招聘模式,不仅打破了传统招聘会的时空限制,更将年轻人偏好的夜生活场景转化为就业服务的新场景。一年15场夜招聘活动、4600个岗位的背后,是云浮对“人”的精准洞察:就业服务需要温度,更需要与生活场景的深度融合。

    通过覆盖114个村居的二维码海报,云浮将城市岗位“搬”到田间地头,让农村劳动力在“家门口”就能了解到就业机会,既有利于破解“用工荒”与“就业难”的结构性矛盾,更织密了“15分钟就业服务圈”。

    从夜市摆摊到云端带岗,从扫码求职到织密服务网络,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今天,云浮用行动证明:城市的幸福感,既源于经济发展的高度,更取决于民生服务的温度。当就业服务突破“信息栏+招聘会”的传统模式,转变为与生活场景交织、与技术手段融合、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的创新生态时,就业便不再是数字,而是化作了万家灯火的温暖。这种“小而美”的探索,为云浮的幸福城市底色增添了新亮色。

    来源:南方日报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